|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5点3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3位美国科学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生物钟。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这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比如一个光-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SCN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二、人体生物钟:它是人体内的隐性时钟。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三、生物钟紊乱身体健康的危害:1、肥胖:睡眠越少,BMI越高。2、糖尿病风险增加:中老年人中,睡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天睡7-8小时的1.7倍,睡5小时以下则升高到2.5倍。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对没有冠心病的中年人进行10年监测,发现每天睡眠5个小时以下,10年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了45%。4、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增加:对已患有各种可能致死疾病的人来说,减少睡眠时间,增加死亡率。5、神经方面:睡眠减少会降低注意与警觉性,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整体的认知功能,比如影响情绪系统,造成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样也会造成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 四、根据生物钟原理合理安排醒睡节律及工作学习 。 比如: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五、关于昼夜节律10个方面的知识:
1、相差一个小时就会让你感觉不爽 大多数人的身体在一天内只能调整 1个小时的昼夜节律变动。然而,有时候,这1个小时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是过多而难以处理。研究发现:在从周末到工作日跳跃的周一这一天里,人们心脏病发作和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都会增高。
2、时差扰乱生理功能不足为奇 如果仅仅是60分钟的昼夜节律差异就让你感觉不爽,你就可以想象跨越时区的几个小时旅行对身体的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影响有多大了。当身体快活地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运行时,突然间不得不快速按照一个新的生物钟来运转,就会发生时差反应。
3、每个人的昼夜节律都不一样 大部分人会在相似的时间框架内过日子:早上醒来,晚上睡觉。这就解释了倒班工作为什么令人烦恼,因为它违背了身体的自然节奏。然而人群中也会有一些变异,有些人是早起的云雀,有些人是喜欢熬夜和睡过头的猫头鹰。青少年习惯于晚睡晚起,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逐渐转向早起早睡的生活模式。 4、女人更有可能是云雀型的昼夜节律 女人的生物钟要比男人快 6分钟,这就意味着她们醒来的比男人早,优质睡眠时间也不够充足。
5、光线能造成很大的差异 明亮的光线,无论是自然的阳光还是智能手机发射的蓝光,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大脑在中枢层面上控制着昼夜节律。一旦光线进入眼睛,就会刺激视网膜,向下丘脑发出信号。 下丘脑中的两个小核是人体内部生物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整个神经系统和人体中发送有关光线、昏暗和生物时间的信息。这一过程能让人们在白天保持警觉清醒和夜间入睡。眼睛中的受体对短波长的光线(既包括阳光,也包括电子设备发射出来的蓝光)最为敏感,因此入睡前看电子设备会扰乱睡眠、情绪和代谢。
6、平衡昼夜节律,尝试回归古人接触光线的方式 它是确保你在就寝和睡眠过程中保持最大程度的黑暗,而在白天接触到大量的自然、明亮的光照。为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把卧室的光线调暗,每天中午外出散步20—30分钟,这样就有助于昼夜节律步入正轨。
7、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昼夜节律 锻炼也有最优时间段。运动生理学家建议人们不要在就寝前锻炼,因为体力活动会增加心率和皮质醇的反应,使人难以入睡。如果你不习惯于在白天锻炼,也应当在入睡前3个小时锻炼。
8、你可能有轻微的季节性情感障碍 当白天开始变短时,就会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科学家认为光照时间的减少是其原因。光照能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含量,这种化学物质能改善情绪。有 20%—25%的人会体验到亚临床的季节性情感障碍,这就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感到劳累、不那么高兴、体重适度增加,希望多睡 1—2个小时。光疗法和上午到户外散步是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有效方法。
9、、下午时段的精神萎靡与昼夜节律有关 每天下午2—4时之间,大多数人会进入精力低潮期。这是因为昼夜节律在起床后8个小时会进入低谷状态,这就造成了嗜睡和工作效率下降,因为身体要准备休息了。一些专家倡导人们打盹半个小时来振奋精神。
10、遵循昼夜节律能提高免疫力。
|
|